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精神,传承农学优良传统,激励全院师生投身农业强国建设。11月6日,农学院举办“学习回信精神 弘扬农学传统 矢志强农报国”主题教育大会。东北农业大学老科协会长、原农学院党委书记王成贵,哈尔滨市老科协农业专家组组长、原农学院院长魏湜,校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部长汪志君,校团委书记吕嘉昌,校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吴立龙,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主管李晓辉,农学院领导班子、各系党支部书记、系主任、全体辅导员、新入职教师、学生代表共同出席会议。

(会场全景)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与会师生共同观看学院精心制作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主题教育微课《我们都是收信人》。视频以“知农爱农”的初心为起点,循着“强农兴农”的实践足迹,落笔于“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层层深入地诠释了当代农学人的使命所系与责任担当。

(集体观看学习主题教育微课《我们都是收信人》)
会议围绕“菽香寄情·初心如磐”、“豆种传志·接力长征”、“稻花传梦·青春启航”三大篇章,构建了一堂沉浸式思政大课。龙江最美辅导员刘丹以《菽香四溢总关情》为题,深情讲述了东农老一辈工作者王金陵先生的感人事迹。从立志学农到扎根黑土,先生成功育成“东农4号”“东农36号”等突破性大豆品种,推动我国大豆种植北界拓展与产业升级,他“一手出品种、一手出论文”的治学精神,至今仍是农学学子汲取力量的精神富矿与指引前路的明亮灯塔。

(辅导员刘丹讲述《菽香四溢总关情》)
辅导员郭禹含以《一粒豆·一生志·一国粮——农学人的接力长征》为题,生动讲述了老中青三代农学人的科研传承。从魏湜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的孜孜探索,到陈庆山教授在育种一线的深耕创新,再到青年教师谢腾龙远赴边疆科技助农的青春身影——他们以薪火相传的实际行动,深刻回答了“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时代课题,让“心系三农,甘于奉献”的农学精神在时代的画卷上熠熠生辉。

(辅导员郭禹含讲述《一粒豆·一生志·一国粮——农学人的接力长征》)
辅导员李镇童以《沃土初心传薪火 智慧耕耘待秋实》为题分享了我院2000级优秀校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晓辉投身北大荒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先进事迹。从初到七星农场时书本知识与现实碰撞的挫折,到扎根黑土、以科技重塑农业的坚定步履,李晓辉用近二十年的坚守诠释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深刻内涵,也让“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智慧耕耘的璀璨光芒。

(辅导员李镇童讲述《沃土初心传薪火 智慧耕耘待秋实》)
随后农学院党委书记李晓书为李晓辉颁发校外辅导员聘书,一纸聘书,是传承的嘱托,将激励更多学子以优秀校友为榜样,在黑土地上续写强农报国的新篇章 。

(学生合唱《征途》)
大会的最后,全体参会学生庄严宣誓,“传承农学精神,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践行强农使命”的铮铮誓言回荡在会场,展现出新一代农学人向阳生长、为农业发展注入蓬勃力量的精神风貌。
据悉,农学院将进一步巩固“学习回信精神”主题教育成果,深入阐释其时代内涵与引领价值,充分依托学院“五老”力量与杰出校友资源,不断拓展育人格局、厚植办学底蕴,将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入新时代农科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广大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奋进之我、青春之我,为加速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