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金秋,稻浪翻滚,在这充满丰收喜悦的时节里,东北农业大学第三届耕读文化节于9月28日启幕,农学院以 “解锁农业多元魅力,传承黑土耕读精神” 为核心,设 “智耘田畴”“种源探秘”“清禾凝萃”“丰穗工坊” 四大板块,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科技深度融合,为全校师生打造了一场兼具知识性、趣味性与实践性的具有农学特色的文化盛宴。
1“智耘田畴”区:科技赋能农业,从田间到舌尖
“智耘田畴”区尽显科技活力,无人机、智慧灌溉设备、vr等依次排开,农学院教师团队现场讲解技术原理,从“智慧监测”到“精准种植”,让师生对科技赋能农业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图 设备展览2

图 设备展览

图 体验VR设备

图 为学生讲解设备

图 教师团队讲解设备
2“种源探秘”区:守护“农业芯片”,解码黑土生机
步入静态成果展示区,“种源探秘”区聚焦农业“芯片”,种子阵列罐里整齐陈列着农学院团队培育的优质品种种子与太空诱变特色种质资源,航天模型与DNA双螺旋模型一旁辅助展示,直观呈现种质多样性,让师生深切感受农学人守护粮食安全的初心。今年还特别新增了“文玩玉米体验”,既留住了作物生长的自然肌理,又赋予“可把玩,可收藏”的新生命。

图 种质资源

图 种质展品

图 文玩玉米
3“清禾凝萃”区:看见作物生长,读懂耕读智慧
“清禾凝萃” 区则带来“看得见的生长”,农学院四楼的作物浸渍标本与鲜活成株,大豆、玉米等黑土作物的生长周期清晰可见,将“春种秋收”的耕读智慧具象化,是农学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耕读智慧,更是黑土地对人类的慷慨馈赠。

图 浸渍标本
4“丰穗工坊”区:动手玩农事,感受农耕鲜活
“丰穗工坊”区分为食物品尝和互动游戏两个模块。同学们用学院教师提供的原材料手工制作饭团、爆米花和薯条,香糯与酥脆间满是农科学子的巧思。而互动游戏模块既是农事体验课堂,更是 “农味” 展示台,学院准备了搓玉米、五谷作画、绘漆扇、玉米投壶等小游戏的全套道具供同学们玩乐。在动手互动中,既能体会“耕”的细微辛劳,也能收获“读”的乐趣,让黑土地的农耕文化,在指尖的互动里变得鲜活可触。

图 手工饭团

图 爆米花

图 绘制漆扇

图 五谷作画

图 搓玉米

图 玉米投壶
活动中途,刘竹青校长受邀加入搓玉米比赛,他一边熟练地搓着玉米粒,一边与身边的同学亲切交流,随着校长的加入,现场氛围愈发热烈,成为文化节上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图 校长参加搓玉米比赛
搓玉米比赛结束后,校长勉励同学们“未来都要做有使命、有格局、有情怀的新农人。”

图 校长勉励同学们
深厚的耕读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其蕴含的知行合一与艰苦奋斗精神,更是激励当代青年肩负强农兴农使命的内在动力。展区内,师生或驻足观察、或参与互动、或品尝美食,热闹非凡。不少学子表示,此次展区让自己重新认识农业的多元魅力,愿投身黑土农业事业。农学院通过四大板块,不仅让更多人走近农业、热爱农业,更传承了黑土耕读精神,为吸引青年扎根田间、耕耘梦想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