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新闻动态

【解民生、治学问、练本领】端牢中国饭碗,砥砺强农之志—农学院赴甘南县开展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7-29点击量: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践行“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体要求,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校地、校企合作,服务百乡千村”的目标,2023年7月26日,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王敬国,农学院种子系党支部书记张大勇,农学院学工办负责人刘丹和八名本科生组成的农科学子联合实践团共赴甘南县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一行首先参观了甘南县兴十四村村史展览馆,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了解到兴十四村是黑龙江省有组织地从山东省临沂地区接收安置的移民新村之一,经过20多年的坚苦奋斗和辛勤努力,已成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农林副渔全面发展的先进典型,是全国农业先进单位。了解兴十四村的"生态农业、链条产业、集团推进、规模经营、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格局,现已实现农业产业化、农区工业化、住宅别墅化、村风文明化、管理民主化、多数村民非农化。兴十四村自70年代以来,先后受到国家、省、市、县各级表彰奖励100多次,素有"龙江第一村"的美誉。目前已被黑龙江省委确定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层干部培训基地。全国妇联把兴十四村确定为国家级"巾帼示范村"。通过本次参观学习兴十四村的发展规划、党史学习教育、艰苦创业过程,实践团对兴十四村有了充分的了解。


image.png

(图为院领导与实践团队在兴十四村校史展览馆合影留念)


随后,实践团由兴十四镇副镇长徐振兴带领前往兴十四村实验基地。参观了该基地种植的特色蔬菜以及菌类,通过徐镇长的讲解,得知近年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兴十四村坚持发展现代农业,建成了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园区总面积24000亩,核心区面积4000亩,有大棚温室1331栋,年产值4520万元。园区不仅吸引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等地130多户农民来承包大棚,进行经济作物的培育和销售,还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民从事棚室产业。参观该基地使实践团增加了对现代农业和智慧农业的了解,深化了同学们对于黑龙江新农村的认识,也增强了投身现代化新龙江建设的自豪感使命感。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参观兴十四村实验基地中特色作物)


随后,实践团到达双河农场参加座谈,开展相关调研活动。在座谈过程中,双河农场副总农艺师高焕勇及农科所副所长龙力刚向我们介绍了双河农场的主营行业:稻谷、玉米、大米、豆类,并介绍了东北农业大学与其合作的多项项目,农学院副院长王敬国对农场给予东北农业大学项目的配合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实践团介绍了我校在水稻遗传育种方面的深厚底蕴、材料储备、人员构成、实验条件、仪器设备和基础设施现状,分享了水稻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上的成功经验。双河农场副总农艺师高焕勇对我校给予双河农场科技进步中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充分肯定了与我校合作项目对于双河农场今后发展的重要作用。随后介绍了“水稻——精米”、“奶牛——乳品”、“大豆——浸油”、“玉米——饲料”、“小麦——精粉”、“杂粮经济作——物”六大支柱产业情况,双河农场的特色农业化管理,共同观看了现代农业生产大数据平台,该平台可以实时监测耕地信息,土壤养分,农资投入量等相关信息。座谈会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与农场有关人员交流探讨对于农学的看法,了解到农场改革发展的巨大变化,体会到现代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于双河农场参加座谈会)


随后实践团前往科技小院,观看了水稻脱粒的三个流程,工作人员为实践团介绍了三台机器如何分别将稻谷脱壳,将谷子的米皮和胚芽碾脱,最后精选出完整的精米。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于科技小院观看水稻脱粒过程)


同时,实践团成员通过发放调研问卷,走访农户,针对粮食生产主体的某一具体地块进行调查,了解玉米、水稻和大豆生产的相关情况。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协助村民填写调查问卷)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于甘南县-东北农大-双河农场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合影留念)


通过此次甘南县实践调研与校企合作考察中,实践团成员学习到小农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中关于粮食作物生产管理的一些问题,在实践活动中更好的提升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本次实践活动推进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在服务龙江振兴发展实践中彰显了东农担当。

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农科学子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推动农业现代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任务和责任。应学好理论知识,练就过硬本领,强化使命担当,多深入基层一线、田间地头,让自己的青春汗水挥洒到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为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