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近日印发《关于表彰2022年度全省师德先进集体和师德先进个人的决定》,全省共评选出师德先进集体60个,师德先进个人154人;全校获师德先进集体1个,师德先进个人1人,其中我院获得全校唯一的“2022年度全省师德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农学院事迹简介:
农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龙头”工程,打造出一支师德正、师风严、师能强、师魂精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立师德、正师风,构建师德优环境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制定《农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在内的规章制度66项,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支部引领带动、教师自我约束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管理体系,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重要议事日程。学院注重将师德师风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使师德师风建设由“软指标”变成“硬任务”,由阶段性活动转变为常态化工作。创办“师德师风讲堂”,开展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导师培训等系列活动,促进青年教工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等方面不断成长进步。选树“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省师德先进个人”“省道德模范”“省劳动模模”等先进典型,利用学院官网、官微、展板等多方位进行宣传,发挥优秀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优化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教书育人新环境
强师能、笃深耕,育人助农促发展
学院坚持将师德师风建设涵养于潜心治学、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实践中,引领全院教师争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助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强农兴农人才贡献智慧与力量。以作物学科建设为引领,精准育人,构建学院新农科人才培养1348模式,创立黑龙江省粮食产能协同创新中心,加强智慧农业新专业及平台建设,筹备生物育种专业,为现代化农业培养人才。在科学研究中,学院教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设计、国家基金联合重点等项目多项。在服务龙江振兴中,东农豆252成网红豆浆豆、“东农310”填补国内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市场空缺,东农豆358成为首个“降胆固醇”大豆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金额累计可达1000余万元,为龙江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学院构建“1+3”特色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多位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和援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三农服务。疫情防控期间学院组织龚振平、王振华、杨德光、陈宇飞等20余位专家教授深入田间一线指导玉米、水稻、马铃薯和杂粮种植生产与病害防治,陈庆山院长更是通过大型融媒体直播平台助力龙江春耕。
守初心、铸师魂,传承精神兴文化
学院以弘扬“东农精神”为载体,着力讲好师德故事,用感人事迹诠释师德内涵。形成了春稼卷、秋穑卷、丰穑卷和荣穑卷,创作了李景华、吴宗璞、崔晟焕等老先生在内的“五老”视频及文化作品,赓续传承老一辈农学人“心系三农,甘于奉献”的科学家精神。创建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承办“乡村振兴大讲堂”首场报告会,建立“红帆学习社”,充分挖掘弘扬“农耕”文化,厚植“三农”情怀。打造金陵讲堂、金陵青年论坛、金陵大豆学校等品牌,延续文化传承,夯实学院文化育人发展合力。农学院党委2021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植保系教工党支部获黑龙江省高校“百优”党支部,植保系获校文明单位。学院多名教师在《奋斗》杂志、人民日报社、人民三农网等多次发出东农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