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为邦本,本固邦宁。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未来。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一批批青年学子怀揣着支农爱农的赤诚之心,扎根田野、深入实践,用脚步丈量黑土大地,用知识助力农业发展。此次,我们的实践团队再度启程,前往黑龙江这片充满生机与力量的土地,开启一场 “解民生、治学问、练本领”的助农实践之旅,探寻黑土耕耘的新篇章。
7月4日,团队成员来到黑龙江省北大荒博物馆,步入庄重典雅的展厅,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博物馆以“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史”为主线,通过珍贵文物、历史照片、文献资料的复原,全景式地再现了昔日“北大荒”的荒凉与今日“北大仓”的富饶。泛黄的老照片上,青年们肩扛锄头、脚踏冰雪,眼神中闪烁着坚毅与希望;展柜里陈列的破旧棉袄、简陋农具,无声地诉说着创业初期的艰辛与不易。当看到知青们亲手开垦的土地上长出茁壮的庄稼时,队员们深受震撼,深刻体会到“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激励人心的精神丰碑。


7月5日,团队成员来到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科院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固氮工坊团队。在交流中,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本省大豆的种植情况。从大豆品种的选育,到不同地区的种植规模和产量,再到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在杂粮种植方面,工作人员也进行了全面的讲解,介绍了本省主要的杂粮品种,如高粱、谷子等,以及这些杂粮在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的种植要点。团队成员们认真听讲,提出相应问题,同时,工作人员还分享了一些大豆种植的新技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让大家受益匪浅。


在社会实践结束后,团队成员在队长的带领下进行了总结汇报,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不仅让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受益匪浅,更让我们深刻了解当前农业发展状况,大豆种植情况。此次社会实践,是青春与黑土的深情相拥,是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从北大荒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农科院交流中收获专业知识,每一段经历都成为团队成员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未来,相信会有更多青年学子接过助农兴农的接力棒,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持续深耕,让青春之花在黑土大地上绚烂绽放,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更多青年力量。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农民的感情,只有对农民和农村有了感情,才能让我们大学生和农民的心贴的更近,才能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才能真正的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意识,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