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为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锻炼实践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星火耘志"实践团于井冈山开展“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第二阶段。
7月20日上午,团队成员乘坐大巴前往毛泽东同志故居—八角楼,黄泥墙、黑灰瓦,领队老师站在这朴质的土砖小楼前,缓缓讲述那段感人至深的历史,在这里毛主席伏案疾书,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方向;在茅坪镇马源村,团队成员体验红军的一天—重走急行军道路,山路湿滑,天气闷热,大家高唱红歌,相互搀扶,体悟团结一心的革命精神;中午时分,大家来到老乡家,亲手制作红军餐,与老乡深入交流村落发展情况,体验红军“红米饭,南瓜汤”的苦与乐,饭前,团队成员高唱红歌“打靶归来”,弘扬了革命老区的奋斗精神,彰显团队凝聚力。下午,团队成员登上黄洋界,在这里革命先辈打出了以少胜多的井冈山保卫战,一句“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正是井冈山军民众志成城,党的军队与人民紧密结合的生动写照。




7月21日,团队成员缓步踏上井冈山烈士陵园109级台阶,沉痛哀悼在革命岁月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表达对革命先烈们的敬仰和对奉献精神的传承。随后团队参观了小井红军医院和大井朱毛旧居,被"献盐师长张子清""女战士曾志"等人的革命故事深深打动。下午,教育基地邀请革命后代龙小钢同志,刘玉华老人讲述以“致敬·传承—革命后代讲家风”为主题的教育课程,随着他们的讲述,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成员面前缓缓展开,使命传承的力量令人动容。




7月22日,团队成员学习了以“学会和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为题的报告,详细了解了调查研究的方式及重点过程,为后续调研工作奠定有力基础。下午的"学编红军草鞋"体验课程,更是让团队更深刻地感受革命的艰辛历程,对井冈山的革命先辈们无私奉献,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精神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


7月22日晚,团队成员与山西农业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进行校际交流,山西农业大学校团委副书记程煜、软件学院辅导员刘枭楠、社会实践团队指导教师邱钧雷出席活动,双方围绕课题组基本情况,高校共青团工作,学院特色工作等开展深入交流。

此次井冈山社会实践,让我们深刻触摸到革命历史的温度。在黄洋界的炮声回响中,在茅坪八角楼的灯光映照下,我们读懂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并非抽象的口号,而是老一辈革命者用热血与智慧铸就的精神丰碑。这段经历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党史的理解,更让我们明白,当代青年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以实干传承红色基因,才能在新征程上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