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正文
学生工作

【解民生、治学问、练本领】“溯源育种踏田寻豆 知行科研振兴三农”农学院赴哈尔滨开展社会实践(三)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8-22点击量:

我校青年学生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以青春作笔,将课堂所学与乡村实践紧密相连,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时代号召下,我们怀揣着青春的热忱与担当,踏上了暑期“三下乡”的征程。此刻,我院学子满怀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责任,奔赴乡村,希望在这片广阔天地中,用汗水与智慧,奏响乡村振兴的青春乐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属于我们的青春力量。

大豆,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

科研,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实践,青春担当的生动注脚

振兴,龙江沃土的时代强音

溯源育种,探大豆基因密码

黑土孕育精华,科研点亮未来。2025年暑期,东北农业大学“东农豆坊”社会实践团首站走进校本部农学院实验室,从大豆育种源头开启探索之旅。

在这里,团队聚焦育种4.0时代的前沿技术,深入了解智能表型鉴定、基因编辑等先进手段在大豆品种改良中的应用。通过与育种领域专家座谈,探究抗病虫害品种选育的科研进展,剖析我国大豆育种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直面育种周期长、优质基因挖掘不足等瓶颈问题。

(实践团在育种实验室了解表型育种技术)

从产量潜力到品质特性,从育种目标到研发方向,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团队对“中国大豆”的关切。大家深刻认识到,只有突破育种技术壁垒,才能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走访种业,观市场风云变幻

离开实验室,实践团来到黑龙江普兰种业有限公司,聚焦大豆品种的市场“最后一公里”。

通过实地调研,团队详细掌握了东农豆252等品种的销售现状、市场价格波动及区域分布特征。销售人员介绍,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的品种更受农户青睐,而商品粮价格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影响来年的种植选择。

undefined

(大豆产业链)

调研发现,本土品种在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渠道上仍有提升空间。团队成员结合市场反馈,探讨如何通过销售数据反哺育种方向,优化生产与销售策略,让优质大豆品种真正走进更多田间。

深入田间,听耕耘者心声

哈尔滨市双城区农业种植合作社的田埂上,大豆苗长势正旺。实践团在这里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倾听种植一线的真实故事。

“今年种了300亩东农豆252,抗病性是不错,但除草还是费工。”一位农户的坦言道出了种植中的痛点。团队详细询问了种植面积、密度、施肥灌溉方式及病虫害防治措施,重点关注机械化耕作的普及情况。

66AC6

(实践团与农户在大豆田交流种植经验合照)

调研显示,当地机械化覆盖率虽有提升,但精准施肥、生物防治等技术的推广仍有不足。团队收集了农户的“土办法”,计划与科学种植技术对比分析,为制定更贴合实际的种植方案积累素材。

探秘加工,掘大豆多元价值

从田间到车间,大豆的价值如何“倍增”?实践团走进平房区豆制品厂及大型深加工企业,寻找答案。

在传统豆制品车间,卤水点豆腐的技艺传承百年;而在现代化生产线,大豆正被转化为分离蛋白、异黄酮等高附加值产品。企业负责人介绍,每吨大豆经深加工后,产值可提升3-5倍,副产品综合利用也大幅降低了损耗。

D4FB

93AD


(大豆深加工产品系列(豆腐、豆饼等蛋白制品))

团队重点调研了“种植-加工”的协同模式,发现“订单农业”能有效保障农户收益与原料质量。但如何让企业的品质要求(如蛋白含量)更好地反哺种植环节,仍需产业链各方共同努力。

洞察市场,连消费与生产

“大豆冰淇淋?味道和牛奶的一样丝滑!”在遇见黑土公司,一款款大豆休闲食品让实践团眼前一亮。

作为专注大豆终端产品的企业,这里的大豆冰淇淋、蛋白棒等产品主打“健康、植物基”概念,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销售总监介绍,目标群体主要是健康意识强的年轻人和乳糖不耐受人群,线上线下渠道同步发力。

12403


(特色豆浆、大豆冰激凌、大豆咖啡等特色大豆产品)

调研中,团队关注到消费端对大豆产品的新需求——低糖、功能性、便捷化。这些需求如何传递给加工企业,再影响种植环节的品种选择?“消费-加工-种植”的联动链条,正是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总结展望,绘振兴蓝图

从育种到销售,从种植到加工,全链条的调研让实践团对龙江大豆产业有了立体认知。总结会上,大家梳理出产业发展的“痛点”与“亮点”:

育种环节需加速技术迭代,种业销售要强化品牌建设,种植端要提升机械化与科学化水平,加工环节需突破附加值瓶颈,市场端要深化消费引导……

针对这些发现,团队提出系列建议: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推动育种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推广“品种+订单”模式,稳定产业链各环节预期;打造“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区域品牌,提升终端产品溢价能力。

4B91C

(东农豆坊社会实践团全成员合影)

“每一粒大豆都承载着振兴的希望。”实践团成员表示,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更是一份责任的传承。未来,大家将把实践所得转化为行动力量,用青春智慧助力龙江大豆产业腾飞,为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贡献“东农力量”。

每一株幼苗的生长,都向着丰收;每一次实践的脚步,都迈向远方。龙江大豆的故事,正在被更多人续写……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当代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 。”在这个炽热的2025年暑期,我院青年学子积极响应号召,踏上了暑期三下乡的征程。广袤乡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也是磨炼青年的广阔舞台。我们带着知识与热忱,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立志在乡村这片土地上,用青春的力量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答卷,为乡村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