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实践团分为两组深入鹤山农场下属各管理区及“七彩农业”打卡地,开展为期5天的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
实践团首访鹤山农场第一管理区,与工作人员和农户深入交流,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通过交谈和问卷,成员们了解了管理区的生产状况、面临问题及农户需求,收集了农民对乡村振兴的真实看法。此次交流使实践团成员更加明确自身责任,决心将青春与智慧投身于广袤乡村,为乡村振兴贡献新活力。

7月18日,实践团参观鹤山农场农业科技园区,了解到农场已安装55套田间物联设备,结合卫星遥感与无人机巡田,建立了完善的农情监测体系。同时,农场推广“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输送水肥,提高利用效率,打破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限。实践团深切感受到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对现代农业科技的无限潜力充满信心。


7月19日,实践团参观鹤山气象站,潘站长热情讲解气象知识,传授雷达图预测天气及数据采集方法,并介绍鹤山近年降雨与天气情况。此次参观使实践团成员不仅拓宽了知识面,更深刻认识到气候与农业的紧密联系,意识到精准气象数据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是宝贵的科学支撑资源。

最后一天,实践团探访七彩农业打卡地“鹤山印象”。鹤山农场融合“农业奇观”与“福地鹤山”,以“豆都号”航母为核心,巧妙融入北大荒战略、九三奇观及鹤山五福元素,打造农耕、知青、垦荒等特色旅游项目,展现出别具一格的农业旅游魅力。

鹤山农场实践让师生深切体会到现代化大农业的“科技温度”,智慧农业正重塑生产方式。校地双方将深化“产学研用”融合,让智慧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实践团成员表示,将把所学转化为动力,聚焦产业需求,破解生产难题,以青春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让“解民生、治学问、练本领”的誓言在黑土地生根发芽。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农民的感情,只有对农民和农村有了感情,才能让我们大学生和农民的心贴的更近,才能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才能真正的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意识,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