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折的拐点上,智慧农业将改变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身为农学学子,为让农业工作者了解新型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优势,为土地流转和智慧农业的普及奠定基础,以技术革新推动乡村振兴,6月27日至9月1日,东北农业大学“农识科普智慧未农”社会实践团开启了为期两月的以传播智慧农业知识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

图为社会实践团合影
线上+线下,理论+实践
疫情使实地实践变得困难重重,而如何将线上空泛的知识科普变成实际的实践效益,是团队讨论的重点和难点。在多次讨论和调研之后,实践团决定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方式,并定下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全力为本次社会实践服务。

图为实践团讨论纪实图片
众志成城,突破首发
在前期学习和调研结束后,实践团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期任务。6月30日,漫长的主题讨论和不断的选题改题之后,实践团成员定下了第一期主题:揭开智慧大棚的神秘面纱。并在为期一周的文章及视频创作后于7月6日八点准时发送了公众号文章、抖音视频、快手视频、B站视频、微信视频号视频,完成了第一个短期任务!

图为实践团第一期讨论部分图片

图为第一期公众号文章及视频截图
题材扩大,专业知识变常识
第一期公众号和视频成功发布后,实践团成员内心充满喜悦,他们回忆道:“第一期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来自各个专业,并不全都了解这么专业的农业知识,要不断查阅资料,找专业文献,看科普视频。第一期光是选题我们就换了好几个,不断建立再推翻,因为我们想让我们做出来的东西专业又充满趣味。”
7月6日首发之后,实践团再接再厉,21天又完成了三个短期任务,朝着他们的目标又前进了一大步。

图为公众号文章和视频数据
线上变线下,理论变实际
完成了短期目标后,实践团迎来了下一个任务点:扩大线上内容的实用性。线上实践的优点很明显,即效益可重复利用,但是如何让那些需要科技力量的传统农业工作者看到目前科技成果,是需要靠线下去传播的。
实践团成员通过调研,电话询问等方式与黑龙江省众多农场和城镇乡村对接,“广撒网”的努力下终于成功实现“推销”他们的成果。

图为实践团制作海报


图为家庭农场或农业工作者与
海报的部分合影
践行服务社会,推动乡村振兴
继续运营公众号及视频号,是实践团成员们的决心。唯有立足实际,才能不断革新。正像智慧农业的普及,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国家和人民对数字农业的殷殷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