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历: 2009年9月-2013年7月,邵阳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2013年9月-2016年1月,广西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16年9月-2021年6月,广西大学微生物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21年10月—至今,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讲师。 |
讲授《农业微生物学》、《植物保护专业英语》和《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本科课程。 |
1. 黑龙江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病原菌重要III型效应物的筛选与鉴定,东北农业大学“青年才俊”项目,2021年10月-2024年10月。 2. 水稻条斑病菌重要III型效应物的作用机理研究,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2022年7月-2025年7月 |
1. Ni Z, Cao YQ, Jin X, Fu ZM, Li JY, Mo XY, He YQ, Tang JL*, Huang S*. Engineering Resistance to Bacterial Blight and Bacterial Leaf Streak in Rice. RICE. 2021, 14(1):38. 2. Ni Z, Han Q, He YQ, Huang S*. Application of genome-editing technology in crop improvement. Cereal Chemistry. 2018, 95(1): 35-48. 3. 倪哲, 韩倩, 陈龙, 韦新利, 李建媛, 黄胜*. 水稻白叶枯病菌wxoC和wxoD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 38(11): 5023-5030. 4. Liao ZX, Ni Z, Wei XL, Chen L, Li JY, Yu YH, Jiang W, Jiang BL, He YQ*, and Huang S*. Dual RNA-seq of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infecting rice reveals novel insights into bacterial-plant interaction. PloS one. 2019, 14(4): e0215039. |
1. “葡聚糖葡糖基转移酶MdoH基因及其应用”(排名第2),ZL201810526083.6,2020 2. “水稻白叶枯病菌PXO_03362基因及其应用”(排名第2),ZL201810525998.5,2020 3. “一种培育广谱抗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的方法及引物和表达盒”(排名第2),CN202011444103.9,2021 4. “一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感病基因OsHXK5及其应用”(排名第5),CN202011290233.1,2020 |